自然相關國語課文,如何「讀考寫」三效合一?
◎教學—先見林,再見樹!
國語課教學最忌諱「見樹不見林」,教學時只有該篇課文,不是整個系列或整個單元做考慮,這樣很容易教得太細碎,一旦強調了修辭,文章的重點就不見了,也很難引導學生以「鉅觀」來學習事物,因此「讀寫合一」的概念就不容易落實。
前兩天正好有老師PO了四下第一課「黑面琵鷺之歌」,溫老師就來用這課引出自然相關國語課文,如何讀、考、寫三效合一?
希望PO文的老師不要介意,我非常高興有人願意先拋出訊息,否則溫老師也不會想到要特別講解哪一部分,所以大家要心存感恩,感謝有老師率先PO文,其他老師也可以多PO文,這個平台就更能彰顯其意義。
◎回到直覺,找回最初的感動
上回(溫老師講堂6)曾提及直覺的重要性,看到「黑面琵鷺之歌」先不用看課文,大概就知道內容是黑面琵鷺,文體是詩歌體,接下來一定可以猜出內容的走向,可能是故事嗎?剛才已經提及是詩歌體,但是詩歌體只是表現形式,內容一定是說明文,不太可能是故事,對吧?既然是說明文,就是說明黑面琵鷺的生態習性,只是因為放在國語課本,會將說明的內容適度利用修辭技巧,將其轉化成骨子裡其實是說明文,皮相(外在)是詩歌體的文章。
◎國小國語課本的動物文章,長怎樣?
上面提到黑面琵鷺的文章,直覺就是說明文,因為如果是故事體,例如「烏鴉喝水」、「小熊學游泳」、「黃狗生蛋、「九官鳥黑皮」、「狐狸和白鶴」,一看到標題你就能分辨這些都是故事,故事把動物擬人化,也許會應用到其生活習性,但基本上重點跟「黑面琵鷺之歌」是不一樣的。有時間請老師們一定要孩子先「預測」課文,別急著給內容,這會是學習對標題敏感,並且培養寫作「布局」的好練習。或者,請學生讀讀上述標題,然後問問學生,動物文章的標題給了你怎樣的感覺?猜猜看,應該會有什麼樣不同的內容出現?
◎動物「說明文」的文章,如何讀、考雙效合一?
確定「黑面琵鷺之歌」雖然是詩歌體,但是重點其實是談生態習性之後,我們就可以開始著手找出閱讀教學的重點,以及相關資料的補充。
首先,這篇文章提供的資料實在少得可憐,因此老師可以先發下補充資料,例如「小牛頓」長篇特輯(溫老師強力推薦),或者上網找出有關黑面琵鷺的影片,請學生看資料或影片時,以下列幾個概念—食(吃什麼?怎麼吃?排泄…)、衣(外型的變化狀況)、住(棲息)、行(行動歷程)、育(生育繁殖)、樂(與同伴互動或與天敵之間的狀況),先在文章做眉批或直接以表格整理資料 。
閱讀資料時,可以提醒孩子,作家寫文章不是為了給我們做筆記用,所以東一個訊息,西一個訊息是很正常的事情,讀者如果想要更加理解,用一些方法重新整理成表格,就更能理解內容的重點囉!
另外,要特別說明的是一般老師都常強調「修辭教學」,溫老師不是反對修辭教學,而是不該一開始就將重點切入至此,從溫老師提到的資料整理得表格中,會發現我把修辭和事實分成兩欄,這麼一來學生就能從中體悟,一篇文章是否有文學氣味,修辭扮演了相當重要的關鍵,修辭該從這樣的角度及姿態進入孩子的世界才好。
資料的閱讀整理,接下來是練習出題,怎樣?很忙吧!這樣不才叫做「深度閱讀」 ? 讀完之後,開始試試如何把這些資訊變成問題,而且是好問題,這絕對是優質學習課題及強化理解能力的方式。
至於如何問出一個好問題,溫老師有幾個方案,在此提供一則。
◎動物「說明文」的文章,如何讀、寫雙效合一?
因為讀了黑琵的資料或看了影片,因此,接下來的寫作,就可以朝兩方面著手;
(一) 從說明文到記敘文的劇本或相聲--黑面琵鷺的一天
●先設定2--3隻黑琵要擔任的角色,採用一問一答的方式,最好還有點無厘頭,俏皮搞笑一些。 1.請角色(演員)先跟大家打招呼並且問候
2.請向大家介紹你的生活型態以及習性,還有面臨的困境。 (這時就是資料的轉化再運用,老師可以先帶著學生做一段, 或者小組先試做,讓學生熟悉寫作方式之後,剩下再讓孩子自己寫)
3.終場結束,期待人類如何與他們共處。
※如果真的寫完了,當然可以讓孩子上台表演喔!
(二) 從說明文到感人的故事--黑琵的旅程
●看過「返家十萬里」電影、「天鵝的喇叭」小說嗎?只要孩子願意,黑琵的旅程絕不輸他們的精彩唷!記得故事要有「梗」,黑琵離鄉背井只為求生存,求取下一代的繁殖,一路遭受無數困境,這樣的題材足以寫上好一大篇感人的故事囉!
故事內容當然要從我們讀過、看過的資料找尋,再加上故事的結構--背景、起因、問題、解決、結果,以及好多讀過故事的公式,例如,衝突再衝突、讓主角受苦、細節及對話的描述、主角個性及外型的設定…,跟孩子好好討論,一定能長出一篇篇讓大人掉下眼珠子的故事。
◎還有哪些課文適合呢? 其實,不僅動物,連植物的也可以適用,之前溫老師二甲的班級「種子的旅行」,我讓孩子寫成劇本「小種子旅行記」,孩子又寫又畫,真的很精彩呢!只是植物的補充資料不適宜用「食衣住行育樂」這樣的屬性分析,但是,其餘閱讀到教孩子提問及寫作都是相通的。
老師們,趕緊找找看,還有哪些課文也可以這麼做呢?加油!加油!
附錄:四下第一課「黑面琵鷺之歌」
我是愛旅行的黑面琵鷺,
在秋葉飄落的季節,
從遙遠的北方,
攜家帶眷,
歷經艱難危險,
飛過萬水千山,
終於來到溫暖的臺灣。
寬廣的曾文溪口,
有蒼翠的綠林,
有可愛的魚蝦,
迎風搖曳的馬鞍藤向我招手,
害羞的招潮蟹愛和我捉迷藏,
我展翅迎向溫暖的世界,
感受大地熱情的擁抱。
熱愛賞鳥的人們,
架起長長的望遠鏡,
靜靜的欣賞
我們盡情的滑翔、飛舞,
安心的覓食,
沒有人會來打擾,
這個快樂的舞臺。
美麗的臺灣,
是我的第二個家。
當春風吹醒了花草,
也催促著回家的腳步,
再見了,臺灣
可愛的大地,
親愛的朋友,
今年秋天的時候,
我將再來拜訪。
s